广袤的草原,无际的沙漠,不死的胡杨,吃不尽的美食,好客的民族,悠久的草原文化……这里是人们心中向往的自由天堂。
辽阔,自由,多样,奔放,是内蒙古旅游的底色。近年来,作为中国北方的明星旅游目的地,内蒙古的旅游发展之路,稳健而迅速。
广袤的草原,无际的沙漠,不死的胡杨,吃不尽的美食,好客的民族,悠久的草原文化……这里是人们心中向往的自由天堂。
辽阔,自由,多样,奔放,是内蒙古旅游的底色。近年来,作为中国北方的明星旅游目的地,内蒙古的旅游发展之路,稳健而迅速。
内蒙古是旅游资源大区,自然风光绚丽多彩,人文、历史、民族风情独具特色。以建设体现草原文化、独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的旅游发展目标,内蒙古围绕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这条主线,突出“草原文化、北疆特色、休闲度假”三大主题,实施旅游精品工程,探索名胜名城名镇名村“四名一体”的全域旅游模式,打造全域旅游的“内蒙古模式”,不断提高内蒙古旅游影响力。
“旅游+文化”、“全时+全域” 、“跨境游+边境游”是内蒙古推进全域旅游的重要路径,也为各省的全域旅游提供了一个“内蒙古样板”。
01
“旅游+文化”
驱动内蒙古旅游驶入快车道
内蒙古是草原文明的主要发祥地和承载地。蒙元文化、红山文化、河套文化、契丹文化……深厚的文化底蕴、富集的文化资源、独特的文化魅力为这片土地增添了厚重的内涵,也为旅游业发展提供着不竭的源泉。
依托独特的历史文化,提升旅游品质,已经成为内蒙古推动旅游业提档升级的重要方式。看壮美景致,品文化内涵,已经成为内蒙古旅游产品的“标配”,也是内蒙古文旅融合发展的必由之路。
以文化演艺来反哺旅游,是内蒙古推进文旅融合的重要战略路径。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且传奇的民族,广阔无垠的大草原上牧民载歌载舞的热情,化为高亢优美的蒙古长调和热情奔放的蒙古舞蹈。文化演艺产品这种灵活的艺术形式,能够全面展示历史、文化、民俗、服饰和美食,具有极强的冲击力和吸引力,成为内蒙古最重要的形象代表和最直接的宣传手段。
《内蒙古自治区“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指出,支持打造演艺项目,重点推出一批精品演艺节目。开展3A级以上景区文化提升工程。鼓励发展具有民族地方文化特色的旅游节庆活动,打造一批文化旅游节庆精品,培育建设一批文化旅游示范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区。
由呼和浩特市民族演艺集团创编演出的大型民族舞台剧《马可·波罗传奇》,以800多年前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从威尼斯出发,历经艰辛,跋涉万里,经蒙古草原抵达元大都并游历华夏大江南北的历史故事为背景展开,从马可·波罗的视角向观众展示了中国元朝的繁盛、博大、包容、开放与和谐。这部舞台剧集音乐、舞蹈,特别是蒙古族长调、呼麦等于一体,融合杂技、魔术特技等艺术形式,巧妙运用新媒体影像技术手段,使剧目更具想象力,舞台效果更震撼,将内蒙古的历史与艺术推向了世界。
此外,鄂尔多斯婚礼舞台剧,精品剧目《天边》、二连浩特市大型实景历史剧《成吉思汗的黑纛》、锡林郭勒盟的历史文化音乐剧《梦之都》、包头市的大型实景史诗大剧《梦回秦长城》,均成为内蒙古文化活化演艺的优秀代表。
内蒙古致力于推动文化演艺项目进景区、进城市、进社区、进农牧区,指导和支持旅游景区开发独具魅力的文化演艺项目。在加大文化演艺产品研发力度的同时,内蒙古积极出台扶持性政策,运用主流媒体、旅游场所等资源加大对优秀旅游演艺项目对外的推广力度,打造文化演艺品牌,力求以融合地方文化元素的演艺产品为抓手,把精美的文化历史故事作为宣传营销旅游业的吸引点,提升了能蒙古各地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除文化演艺之外,非遗文化也是内蒙古文旅融合重要的着力点。
内蒙古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保留着草原各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文化基因,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而厚重,是优秀民族文化积淀的重要载体。
王昭君传说、蒙古族那达慕、科尔沁叙事民歌、安代舞、传统戏曲二人台、鄂温克鹿棋、纸偶哈尼卡、蒙古族马具……散落在民间的“美好记忆”历经岁月沧桑,保存、流传下来,如今已经成为内蒙古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潜在的旅游价值在内蒙古的多重挖掘下大放异彩,神秘而悠久的内蒙文化重回公众视野。
在内蒙古旅发委的带动下,各盟市旗县积极组织独具地方非遗文化特色的旅游节庆活动。通辽市按最美从阿元穿越季、科尔沁户外运动季、马背激情体验季,整合非遗文化、历史民俗文化等策划实施了哲里木赛马节、婚礼节、自驾车旅游那达慕等40余项旅游节庆活动。赤峰市依托蒙古族文化、游牧文化、红山文化等举办了世界游牧遗产论坛、草原丝路论坛、蒙古族服装服饰大赛、红山文化国际旅游节等文化旅游节庆活动。
陈旧而传统的非遗文化,以一种新的姿态走向游客,走向市场,走向世界,使内蒙古的非遗文化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02
“全时+全域”
推动内蒙古旅游体验升级
大众旅游时代,“全时旅游”是旅游目的地的更高阶追求。
近年来,为全面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化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蒙古通过积极推进“全域、四季”及“旅游 +”战略,向休闲观光度假、多元文化传承、四季风光展示、旅游消费服务等全要素集聚的全时旅游、全域旅游转变。
对于内蒙古的多数成熟旅游地,夏季旅游往往“一房难求”,冬季旅游也在很多地方步入了快车道。内蒙古从温泉养生和冰雪项目入手,丰富冬季旅游活动,逐步开展 “四季 + 全域”为核心的可观局面,形成了完整的冬季旅游产品体系。“冰雪天路”旅游区、环京津冀冰雪旅游区、现代草原冰雪旅游区、温情大漠冰雪旅游区等冬季旅游特色区初步形成,内蒙古旅游品牌正在发挥出更大的效益。
而受地理位置和气候影响,旅游淡季过长成为内蒙古旅游成难以回避的短板。
而初春和秋季时节气候寒冷,已经成为内蒙古旅游市场发展的制约。如何破解春秋季旅游发展难题,将单一的草原旅游品牌发展成为四季皆宜的生态旅游目的地,是内蒙古打造四季全域旅游业态的战略重点。
事实上,内蒙古春秋季旅游也很有看点,当前正积极发展的花季旅游便是典型代表。
2018年5月,内蒙古“花季旅游”暨阿尔山兴安杜鹃节在大兴安岭腹地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杜鹃湖畔举办。其间,第十五届蒙古族服装服饰艺术节、“内蒙古味道”美食嘉年华、中俄蒙“万里茶道”系列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旅游节庆活动吸引了数以万计的游客,引爆了阿尔山旅游市场。
阿尔山只是内蒙古大力发展花季旅游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内蒙古依托独特的花季资源,重点开展了兴安盟阿尔山兴安杜鹃季、锡林郭勒盟正蓝旗金莲花季、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向日葵花季等赏花节庆,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赏花、服装服饰展演、民族体育赛事、美食娱乐等花季旅游活动,开发跨盟市花季旅游线路,串活动、带景区,让“赏花经济”成为内蒙古旅游全时发展的重要支撑。发展花季游,补齐淡季短板成为内蒙古旅游重要的发力方向。
依托良好的生态条件、文化资源、产业基础和市场空间,内蒙古正全力推进景点游向全域游、一季游向四季游、动态游向静态游、观光游向体验游转变,成为“全域旅游+全时旅游”的优秀实践者。
03
“边境游+跨境游”
拓宽内蒙古全域旅游广度
作为中国向北开放的前沿阵地,近年来,内蒙古在境外投资和陆港经济等领域的发展一直迅速而矫健。
内蒙古旅游业也迎来新的机遇。位于中国正北方的内蒙古,北部与蒙古国和俄罗斯接壤,边境线长达4200公里,共有19个对外开放口岸,与两国有铁路、公路连通,边境旅游资源丰富,发展双边和多边跨境旅游得天独厚。
近几年,内蒙古旅游已经完成从边境游发展到了跨境游的进化。在国家“经略周边”和“一带一路”战略框架下,中俄蒙三国互为主要入境客源国和旅游目的地,内蒙古依托独特的区位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积极推进与俄蒙两国地区旅游合作,为企业搭建平台,推进跨境游发展。
在内蒙古,自驾出境旅游产品日渐成熟,自驾出境游已经成为新时尚。随着内蒙古到蒙、俄两国的出境自驾游活动的日益频繁,内蒙古的旅游企业在充分考察蒙、俄两国的景区、公路、安全保障、应急救援、旅游基础设施基础上,推出了多条成熟的自驾线路,推进内蒙古的跨境旅游发展。
依托成熟的跨境游经验,内蒙古的跨境游也走在了国内各省的前列,并对国内其他省市起到了示范作用。
在国内,内蒙古加强与京津冀、沪皖粤晋、东北三省等地区合作,深化与俄罗斯和蒙古国合作,建立了中俄蒙三国五地旅游联席会议制度,与俄罗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新西伯利亚州建立了工作协调机制;联合福建、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河北等省区与俄罗斯和蒙古国共同签署了《中俄蒙“万里茶道”国际旅游协调会议纪要》,成立了中俄蒙“万里茶道”旅游联盟,开展了“友谊·和平·年轻的使者”中俄蒙青少年夏令营、“茶叶之路—和平之旅”中俄蒙自驾环线等系列跨境旅游活动,以先行者的姿态,引导各省共同把中国旅游目的地推向世界。
2018年是中欧旅游年,第52届德国柏林国际旅游交易会上,内蒙古“先声夺人”,精心策划一系列推介会,呈现极具魅力的内蒙古旅游资源。之后,在奥地利维也纳举办的“万里长城旅游推介会”上,奥地利可持续发展与旅游部秘书长约瑟夫·普兰克说:“蒙古族民俗、沙漠、草原、冰雪等独特的旅游资源深深吸引了我和奥地利的旅游爱好者,两地将在旅游合作方面进行进一步深入探讨。”
从边境游到跨境游,再到推向世界,内蒙古为中国旅游目的地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走出去”的良好样板。
对于全国的旅游目的地省份,全域旅游正在逐步形成不可阻挡之势,在中国消费升级和旅游需求爆发的重大历史机遇下,内蒙古坚持品牌化发展道路,开展国家旅游度假区、国家旅游改革创新先行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等品牌创建工作,不断完善景区、节庆、旅游商等品牌体系,全面提升了全域旅游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培育了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文化旅游、沙漠旅游、康体旅游、研学旅游等一批旅游新业态,全面增强了内蒙古旅游产业竞争力。
挑战与机遇总是如影随形,内蒙古旅游仍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旅游目的地建设相对滞后,公共基础服务、旅游接待服务、旅游景点宣传、旅游业态创新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内蒙古应立足区情,规范全域化旅游城市标准,建设特色鲜明、文化厚重的旅游名城、名镇、名街、名村,加强顶层设计,创新体制机制,立足游客需求,做好营销规划,实现产品开发与市场开发的无缝对接,努力打造“壮美内蒙古,亮丽风景线”的旅游品牌,为内蒙古旅游开启一个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