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说 娱乐 正文

爱创科技|GS1追溯码也是药品追溯码?一篇文章讲透政策与应用

2025-04-01 11:52   来源: 互联网

对于医药行业从业者而言,药盒上的各类编码并不陌生。早在 2008 年,国家药监局便启动了药品电子监管码体系,旨在精准追踪每一盒药品的销售流向。一旦出现问题,能够迅速召回相关药品,从而切实保障公众的用药安全。


如今,国家医保局推出了 “药品追溯码”,并着手建立三码映射库(医保编码、商品码、药品追溯码)。这一举措让众多企业产生了疑惑:药品追溯码究竟是什么?一文读懂!


什么是药品追溯码?有哪些载体?


药品追溯码用于唯一标识药品各级销售包装单元的代码,由一系列数字、字母和(或) 符号组成。


—NMPAB/T 1002-2019《药品追溯码编码要求》


药品追溯码的特点都是唯一性,即每盒药对应一个专属码,记录着从生产到销售的全流程信息,真正实现“一物一码,物码同追”。  


药品追溯码基本要求 


药品追溯码主要由药品标识码和生产标识码组成。根据国家药监局发布的NMPAB/T 1002-2019《药品追溯码编码要求》,药品追溯码应关联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名称、药品生产企业名称、药品通用名、药品批准文号、药品本位码、剂型、制剂规格、包装规格、生产日期、药品生产批号、有效期和单品序列号等信息;


应符合以下两项要求中的一项:


药品追溯码的构成应满足以下要求:



在各类药品追溯码中,符合第一项要求的示例如下。该药品追溯码的代码长度为 20 个字符,其中前 7 位是药品标识码,此一维条码在药品包装上较为常见 。

20位药品追溯码标识示意图


GS1标准实施的追溯码是否可行?


药品追溯码载体基本要求根据实际需要,药品追溯码的载体可以选择一维条码、二维条码或RFID标签等,药品追溯码应可被设备和人眼识读。

图片来源于2022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药品追溯码标识规范》(NMPAB/T 1011—2022)


其中ISO/IEC 15459是由6个标准组成的名为“信息技术 自动识别与数据采集技术  唯一标识”的系列标准,GS1标准符合第二项要求的ISO相关国际标准,并且明确列入了标准中的发码机构列表。因此,GS1标准满足国家药监局对于药品追溯码的要求。


GS1标准实施的药品追溯码标识示意图


二、医保信息平台是否支持识别 GS1 追溯码?


医保信息平台支持识别 GS1 追溯码。


1 月 16 日,在国家医保局举办的医保药品耗材追溯信息采集应用发布活动上,国家医保局大数据中心编码标准处处长曹文博明确表示,医保平台接口支持识别 GS1 追溯码,并且多地已经实现了二维码扫码


这一解答表明,从政策支持层面到技术支撑环节,GS1 追溯码在医保领域的采集应用已具备基础条件。


据国家医保局官方发布,截至3月20日,已有超过350家药耗生产、流通企业对接平台,上传及下载本企业产品的追溯信息,其中就包括了吉利德科学、西安杨森、费森尤斯卡比等在内的以GS1标准实施药品追溯码的进口药企业,同时有近8000家药耗生产、流通企业咨询追溯信息上传查询相关情况。


GS1追溯码已在中国医药和医疗器械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随着医保政策的深入推进,医药进销存系统和医院信息系统(HIS)必须全面支持对GS1追溯码的识别,以确保医保追溯体系的有效实施和全面落地。这不仅有助于提升行业信息化水平,也为药品全流程追溯提供了坚实保障。


三、时间紧!任务重!7月1日起施行


3月19日,国家医保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药监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强药品追溯码在医疗保障和工伤保险领域采集应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明确5方面重点工作:强化赋码,确保准确规范;强化采集,确保应扫尽扫;强化应用,确保带码管理;强化服务,确保安全便捷;强化管理,确保精准高效。在强化应用方面,通知明确,提升药品追溯码在医保目录谈判、商保目录制定、省级医药集中采购平台挂网、集中带量采购等方面的应用。


以及2个重要时间节点:


2025年7月1日起,销售环节按要求扫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对此前已采购的无追溯码药品,列入“无码库”管理,暂可进行医保结算;

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


关于爱创:


作为国内医药追溯领域从业最早、综合市占率最高的服务商之一,爱创服务已惠及医疗机构、零售药店、监管部门,以及国内国际众多药械企业,为国药集团、上药集团、广药集团与辉瑞、阿斯利康、默沙东等海内外3000多家药企客户提供了包含发码、赋码、平台建设、各级监管平台与上下游数据对接以及数据赋能等在内的多样化服务。


爱创具备规划化实施经验,已成功助力多家药品生产、流通企业及终端(医疗机构、零售药店)完成医保追溯码数据采集与动态维护,满足医保局对数据完整性、准确性的强监管要求。



责任编辑:林火火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娱乐说"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