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是现代生产生活中最重要的基础材料,人们几乎每天都会接触到塑料制品。然而,塑料制品的不规范生产,使用和塑料垃圾的处理,浪费了能源资源,加剧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增加了资源环境压力。继今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意见》后,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吹响了新一轮塑料污染治理的号角
事实上,面对不可避免的塑料污染,中国已经采取了行动。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塑料限制和禁令前后的三个阶段。
他说:"一九八六年,塑胶快餐盒首次在铁路上使用。由于方便和价格低廉,它们很快就流行起来了。然而,铁路沿线丢弃了大量白色饭盒,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2001年,国家经贸委紧急发出通知,要求立即停止生产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这是最早的"塑料限制令"。200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限制生产和销售塑料购物袋的通知。次年五月,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布了"商品零售场所有偿使用塑料购物袋管理办法",常被称为"塑料限制令"第二版。
十多年来,全国人民实施了强力的塑料限制运动,塑料污染没有得到明显的控制,甚至越来越严重。
笔者认为,从"塑料限制"到"塑料禁制",塑料污染的控制是一个典型的容易理解、难做的问题,经过反复失败,我们必须选择一条新的突破口,提出解决"更有限、更多"塑料污染"死结"的实际措施,否则,在廉价的、可生物降解的塑料替代品出现之前,新的塑料限制政策必然会在现实中"对水和土壤不满意"。
首先,聚集国家的力量,发展替代供应。开发和推广可降解、易回收、易处理、无污染或污染少、经济实用的塑料替代品,是控制塑料污染的最理想途径。当然,这也是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其他国家的科学家梦寐以求的。可降解塑料工业在我国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但尚未得到大规模推广。其重要原因在于成本高、价格高、加工性差,无法与目前的低价位、优质的塑料市场竞争。显然,可以替代现有的塑料替代品,发展起来并不那么容易,必须聚集国力进行关键问题。
第二,引导公众尽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产品。一方面,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引导公众,增强环保意识,实行绿色生活方式,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特别是"因为价格也不痛"塑料袋的使用;另一方面,在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推广使用环保布袋、纸袋等不可降解产品和购物袋,鼓励建立自助服务、智能送货设备,方便群众生活。
但在这方面,要保持理性的预期,毕竟,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想要方便。相比之下,非塑料替代品不仅不方便,还能让人们花更多的钱。
第三,促进塑胶废物的回收及无害处理。结合垃圾分类,建立和完善塑料废弃物回收体系,加大塑料废弃物的回收和处理力度。推进重点领域电子商务外卖平台、卫生部门、回收企业和快件包装、外卖饭盒等回收设施的合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塑料垃圾的随机处置和堆放。同时,要在国家一级投入必要的资金和科研力量,开发现有的塑料无害化处理技术。目前,塑料垃圾填埋场占用土地,长期不分解,如果焚烧或再利用,会污染大气和水环境。必须通过新技术的发展来打破这一困境。
第四,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同时,要认真总结和借鉴多年来塑料限制和禁止效果差的原因和教训,采取有效的控制和控制手段。
首先,要征收烟酒等高税。为了方便、实用、便宜、容易丢弃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实行高税率,大幅提高容易丢弃的塑料制品的价格,使人们在称重塑料袋时购买塑料制品,不容易购买,不易丢弃。
第二,要提高进入行业的门槛。生产塑料制品的技术、技术和设备都很简单,但不能随意设立工厂来生产容易丢弃的塑料制品。无论在哪里都可以买到容易丢弃的塑料制品,我们应该提高门槛,把"方便"改为"不方便"。
第三,要像酒驾一样重罚。禁止生产销售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和厚度小于0.01毫米的聚乙烯农用塑料薄膜,禁止以医疗废物为原料制造塑料制品,禁止进口废塑料。这些禁令已经出台多年,没有得到落实的重要原因是惩罚措施没有跟上。 于是,一些人根本不把这些禁令当回事。 在限塑禁塑问题上,应借鉴国家治理酒驾的成功经验,出台支持塑料制品使用的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