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北京市经济和信息技术局近日联合发布了"北京市电子印章推广应用行动计划"(试行),并提出2021年北京市将逐步推进电子印章在各行业的深入应用,逐步构建"互联网+"环境下的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加快数字经济的发展。
这一行动计划的发布将极大地促进整个北京的电子印章的推广和使用,并有效地提高政府服务能力。结合此前对北京第十四个五年计划的解释,这一举措也可以被视为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基准城市的一个具体步骤。
事实上,早在2005年,北京就开始尝试在当地税务系统中使用安全的电子印章,以实现网上电子报税。此外,北京人才档案公共管理服务中心也从2018年开始开放电子印章,相关材料的电子印章和实体印章具有同样的法律效力。
该项目将把电子印章的使用范围扩大到更多的场景、领域和范围,除了以前使用税务相关事项、就业保险、公积金等重点高频服务领域外,2021年将在数字版权保护、物品安全、产品可追溯性、电子发票、跨境支付、资产数字化等行业进行深度推广。这样,几乎所有的覆盖范围、一站式"网络办公"都将意义深远。
一方面,这无疑将提高效率的前提,进一步促进市场主体的发展,继续降低交易成本,全面优化经营环境,对国际大都市北京来说,这意味着城市治理模式的转变必然在一定程度上考验当前的政府服务运作模式,必须继续大胆推进改革。从面对面到"网络到网络",改变的不仅仅是做事的方式,还有公共服务观念的转变。
此外,这也要求政府部门走出传统的现场签名审批路径依赖,加快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印章的推广和应用,就地合并注册,不仅要写在文件和方案中,而且要贯穿政府实际服务的全过程。对运作过程的详细解释,对提醒的全面梳理,以及服务规范的设置,都要落实到位。
当然,电子印章的实施应该更高效、更安全。在这方面,相关技术的应用已经更加成熟,这可以确保电子签名可以追溯到源头,并可验证。北京方面这次还表示,下一步将基于自主创新的区块链技术,创建电子印章联盟链,支持电子合同和其他应用。所有这些肯定会进一步增强政府和企业的效率。
随着数字化的广泛应用,有关管理系统也在推进建设。例如,北京市以前对电子印章发布了专门的管理意见,明确要求各级行政机关和履行公共管理和服务职能的机构建立内部管理制度,明确使用电子印章的存款人和程序。毕竟,电子印章和相关信息不仅涉及业务运作,而且还有法律责任等,需要事先做好准备,防止漏洞的发生。
应当指出的是,电子印章的广泛使用不应局限于个别士兵,而应仅限于从实体机构向电子印章的转变,而应与"一个网通办公室"的改革相结合,加快"发布管理服务"改革的步伐,在实现政府服务规范化的同时,努力提高互联网上的业务处理效率,简化不必要的程序,减少不必要的签名。
事实上,数据显示,自疫情以来,北京市"全过程网络办公"政务的网上执行率有了明显提高,这也是进一步推广电子印章等数字应用的好机会,相信随着电子印章和电子签名的登陆,政府服务"一网通办公室"改革的契机,数字化应用将逐步深入到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帮助北京发展数字经济,同时也将推动全球数字经济基准城市的建设。